河北平泉新鲜蔬菜远销“一带一路”国家

采摘、包装、检斤、装车、运输……在平泉市榆树林子连云海社区的扶贫园区内,大家互相配合完成的这一系列动作就像流水线一样,有条不紊,于光远一边用眼睛“过”着摘下的蔬菜,一边熟练地打着包装,靠在家门口打工就脱了贫,这是他不曾想到的。如今,像他一样依靠村里的大棚就脱贫的贫困户大有人在。

于光远的母亲今年76岁,身体不好,为了照顾母亲,他无法外出打工,家里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,贫困的家庭环境使他43岁了仍未成家,他曾经一度以为,这辈子都得靠救济过活了。无望的时候,事情的转机就偏偏来了。

榆树林子镇是远近闻名的“黄瓜小镇”,如今,该镇冷暖棚总数已达12000个,户均1.5个,户均面积2亩, 坐落于此的省级龙头企业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量突破40万吨,年交易额达到12亿元,市场交易辐射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三省六乡镇,产品销售到除云南、贵州、海南、西藏以外的全国所有一二线城市,并出口到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等“一带一路”国家。

于光远在园区里打工,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, “在家可以照顾母亲,在园区打工又能挣到钱,以前哪敢想这样的日子啊!”说这话的时候,于光远脸上带着微笑,那笑容从内心荡漾出来。“以前日子穷,*愁眉苦脸的,现在不用为生计发愁了,可不天天乐呗!”

于光远是依托园区实现脱贫的一个缩影。近二十年的发展,设施菜产业不仅成为榆树林子镇的支柱产业,更成为了农民的“钱袋子”,甚至作为当地姑娘选择婆家的一个标准。河北村党支部书记吴清告诉记者,“我们这里年轻姑娘一提结婚,不要车也不要房子,专门问男方家有没有大棚,只要家里有大棚,日子一定红红火火。”

人们常说,春天是播种的季节,现在,平泉市榆树林子镇大棚里、田野里的人们都开始勤劳地备耕,设施菜发展依然是该镇的头等大事。今年,争取完成地域品牌注册,进一步扩大黄瓜产品的知名度,实现蔬菜、果品的有机产地认证。同时,要进一步推动设施菜走园区化的发展轨道,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检验、检测制度,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有序衔接。

相关推荐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