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落果农户急

“朱老师,这大热的天,你先喝口水,坐下歇会儿,我们再去番茄地!”说话的是叙永县水潦彝族乡海涯村村民张连宗。他说的朱老师是泸州市农业专家服务团成员、市粮油与种子站推广研究员朱建忠,同时也是市农业局下派驻叙永县水潦彝族乡海涯村的驻村农技员。

近日,朱老师在海涯村四社走访的时候,听到村民张连宗讲:“海涯村三社有一些农户种植的番茄,在扬花结果后,番茄青果逐渐长大、变红过程中,就逐渐在果实顶部出现凹陷、变黑现象,并陆续掉果,而且果实不圆,有很多皱褶,外观品相也不好看。种植农户眼看即将到手的番茄果实就这样受到损失,心中十分焦急。”

听到这个情况后,驻村农技员朱建忠随即赶到海涯三社。他认真查看了番茄植株长势、果实发病情况,仔细询问了解农户种植番茄的田间管理等情况,并将番茄果实发病情况及时与省农科院植保专家取得联系,通过电话咨询、网络上传图片等,基本确定了海涯三社农户种植的番茄果实在膨大过程中,逐渐发黑、落果、果形不园的病因,搞清楚了番茄果实发病原因,提出了防治对策。

原来,这种现象是因番茄脐腐病产生的,这是一种生理性病害,是番茄上常见的病害之一。发病严重时常造成果实黑斑、凹陷、腐烂等,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。造成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品种不抗病,二是农户偏施化学肥料、农家肥施得少,三是土壤可能有缺素,尤其是缺钙、硼等微量元素,四是今年进入六月以来,前段时间出现气温忽高忽低、且有短时阵性降水现象,但近一段时间以来,又出现连晴高温天气,加之农户有机肥施用量少、土层瘠薄、保水能力差,导致土壤失墒,番茄植株缺水,番茄果实发生脐腐病。驻村农技员当即提出了建议:一是喷施1%的过磷酸钙,或0.5%氯化钙加5mg/kg萘乙酸、0.1%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。隔10天-15天喷1次,连续喷洒2次,以减缓番茄生理性病害,减少当前产量损失。二是今后要选择抗病品种,加大有机肥、农家肥的施用量、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,三是适当增施钙、硼等微量元素等施用。四是在番茄果实膨大后,尤其是连续高温天气下,要注意适当浇水等。

听了驻村农技员朱老师的分析、讲解,村民们频频点头,表示今后要多施农家肥、减少化肥施用量,按照科学种植方法栽种番茄,实现增产增收。

相关推荐

相关文章